今日僅剩免費名額
1
0
9
159****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
139****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
187****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
案例:某剛裝修完的朋友吐槽:“裝修的時候家裝公司列預算清單,報價才兩百出頭,和目前市場上至少要380元一平米的價格一比,我覺得太便宜了。沒想到等開始裝修的時候,他就說預算不準確,這個不夠那個不夠,結果裝下來我的房子差不多接近500元一平米了。”“報價低實際花費高”已經成為當下裝修市場相當普遍的陷阱。
陷阱:報低預算單,通過施工增項變相加價
解析:為了保障權益,大部分消費者在裝修前會與裝修公司簽署合同,并有一份裝修公司出具的施工預算單,此預算看起來很細致,顧客提到的裝修材料費、設計費、人工費都包含在內。但在裝修過程中,增項會一個接一個,讓顧客搞不明白。
大多情況下,消費者簽署的合同是裝修公司的模板,條款粗略,一些細節涉及不到,有些原本談好的內容,也未在合同中注明。因此,雖簽訂了合同,但施工過程中的臨時增項讓總價高得離譜。
專家支招:仔細查看裝修項目是否全部納入預算,簽訂合同時圖紙跟預算要一致,必要時可在合同的預算清單中約定:“在設計方案微調的情況下,允許實際用料與預算有5%的偏差,超過該范圍拒絕付款。”
相關推薦
萬元
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!